时间:2018-3-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路在何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为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此清新的一句话,使大家眼前一亮。

  至此,宜居乡村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

  承接年启动推进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年,宜居乡村建设的蓝图在转型大地绘就。4年来,阜新市将中央和省的指示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提升农村生活品质为核心,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特色乡镇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经过努力,一座座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宜居宜业宜游的村镇正破茧化蝶、焕然新生,且看——

  整齐划一的院落,古朴典雅的围墙,颇具风情的小镇宁静而美丽;温馨干净的农家小院里,老人们沐浴着阳光面带笑容一起唠着家常;阳光明媚,孩子、妇女们在宽敞的文化艺术广场上嬉戏玩耍,载歌载舞;广袤的土地上,强壮的年轻人正在辛勤劳作,示范带建设为农业增收增效插上了“翅膀”;

  ……

  这一处处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美景,是全市推进宜居乡村建设成果的一个个缩影。

  如果把一个个特色村庄看作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那么,阜新的宜居乡村建设就是由这一颗颗美丽“明珠”组合而成的“灿烂星河”。

△哈尔套镇的文化广场集休闲娱乐于一体

1

政府主导 推进宜居乡村进程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宜居乡村建设已被国家和省纳入“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日程。为了建好这项“国”字号工程,我市先后制订下发了《阜新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宜居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阜政发[]25号)、《阜新市宜居乡村建设实施方案》(阜宜建发[]3号)、《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深入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阜政办函[]14号),明确了宜居乡村建设工作目标。

  同时,列出了时间表:到年,创建完成2个省宜居示范镇;6个市级宜居示范乡镇、50个市级宜居示范村;个宜居达标村;到年,建成一批环境整洁、设施完善、生态优良、传承历史、富庶文明的宜居乡村。

△王府镇的村屯文化墙颇具民族风情

  我市共有65个乡镇,个行政村。如何“建设宜居乡村,留住美丽乡愁”?

  建设启动伊始,我市就从机构、规划、分工、制度、保障等多方面统筹部署,全市一盘棋,宜居乡村建设有序推进。

  ——成立机构

  我市高度重视宜居乡村建设,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的市宜居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21家市直单位和两县五区共同组成,并统一由市住建委牵头。同时,各县、区也按照市里的模式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做到专职专员工作保障体系。

  ——制订规划

  规划是龙头,全市宜居乡村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科学的规划和高效的推进。

  年,我市编制完成了《阜新市宜居乡村建设规划居民点布局规划》,阜蒙县、彰武县均完成《县域宜居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县域居民点布局规划》。年完成了65个乡镇《宜居示范镇规划》和个行政村《宜居乡村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建立了项目库。

  思路决定出路,布局事关结局。宜居乡村开展之初,我市就形成了“实事求是、以我为主”的原则,循序渐进、有序推进宜居乡村建设的工作思路:以“三堆”为抓手全面推开宜居乡村建设,以规划为龙头实现65个乡镇个行政村规划全覆盖,依据规划内容建立项目库,整合资源有序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分步实施。第一步通过“三堆”治理达标实现净化;第二步依据规划稳步推进,实现人居环境的本质改善,进行基础设施档次提升工作;第三步是在有条件的行政村进行美丽乡村全面建设,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构筑城乡一体宜居乡村。

  ——部门协作

  这项由市住建委牵头、各部门配合实施的德政工程,从实施之日起,就得到了各个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市住建委统一协调部署、市财政局统筹安排各项涉农资金使用计划、市林业局负责村镇的绿化美化、市爱卫会改厕工程计划等都能够与宜居示范村镇建设相结合等。现已形成了以宜居乡村建设领导小组为统领,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工作局面。

  ——监督考评

  为了确保宜居乡村建设取得实效,我市建立了严格的监督考评制度。

  3年来,市村镇办坚持“月检季覆盖”原则,采取不通知、不安排线路、不事先安排时间的办法,每次抽查行政村总数的1/3即个行政村,实现对全市个行政村进行季度检查全覆盖。用行车记录仪全程记录宜居乡村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将影像资料刻录成光盘和情况通报一同上报给市领导,下发给各县区。并以镇为单位进行大排名,排名情况在《阜新日报》公示。年终将每季度检查情况汇总,作为市级财政奖补县区的依据。

  市政府绩效办将宜居乡村建设列入对各县区政府半年、第三季度和年终绩效考评,并占20分。考评结果形成《阜新市政府督查专报》通报情况。

△多姿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

环境蝶变宜居乡村大气出炉

走进彰武县哈尔套镇西哈尔套村,映入眼帘的是平坦整洁的道路、粉刷一新的墙壁、崭新节能的路灯以及翠绿挺拔的树木……提起村里的变化,村民老张告诉记者:“以前村里很多路都是土路,一下雨路上全是黄泥,路边都是柴禾垛。现在,村里的路都变成了水泥路,路边也没有了草堆、粪堆,环境越来越好了。”

并非个例,在我市的广袤乡镇像这样的村屯随处可见。

变化源自宜居乡村建设的稳步推进。

改变脏、乱、差,让农村环境美起来,这是建设宜居乡村的追求。基于此,我市在宜居乡村建设中开展了“四项治理、四项改造和六项提升”,有效改善了农村的环境面貌。

——四项治理

1、开展垃圾治理。

“六边三堆”集中整治。作为宜居乡村建设工作第一步的重点工作,4年来,我市每年春天都开展一次越冬垃圾集中清理清运活动,而后又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村屯“六边三堆”集中整治行动,同时不断完善村屯日常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建设。

设施设备建设。全市共新建垃圾收集池(箱、点)个,垃圾转运车辆台,现有垃圾填埋场处35处,为我市农村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源头治理。垃圾分类减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活动,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提高垃圾回收再利用率;制订了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实施方案,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工作。

值得期待的是,为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今年,我市启动实施了城乡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四年滚动计划。对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到年底,各城区、阜蒙县完成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回收利用试点工作。基本建立城乡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辖区内90%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实现有齐全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善的监管制度。届时,我市城乡生态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

2、开展污水治理。

目前共有14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设施2个。建制镇镇区污水收集管网铺设基本完成。

3、开展畜禽粪便治理。

大力推进畜牧生产方式由小规模粗放式饲养向标准化规模养殖转变,抓好畜牧业“三项治理”,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共完成18个规模场的防渗堆粪场、污水沉淀池、微生物发酵床等建设;2个村级4个禽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配合环保部门完成全市畜禽禁养区划定,开展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开展草原生态建设,年完成退牧还草建设任务3万亩,完成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面积.9万亩。

4、开展秸秆治理。

通过开展秸秆饲料化、燃料化、肥料化和收储运体系建设等方式。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建设。使我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从而秸秆直接还田和过腹还田水平大幅提升;耕地质量明显提升;秸秆能源化利用得到加强,农村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圆了贫困家庭的安居梦

——四项改造

1、危房改造。

“太及时了!正愁没钱盖房子呢,政府就出手相助了。”说这话的是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红帽子镇东红帽子村贫困户李广忱,他是危房改造受益者之一。

去年,李广忱家因为失火房子被烧毁,一家5口只好在亲戚家借住。“之前审核过,我家符合危房改造D级标准。我自己先垫付,政府按标准给我补助建房费用。”看着舒适的新房,李广忱逢人变夸党的政策好。

在我市农村,已有数万贫困家庭和李广忱一样,因危房改造圆了安居梦。

住房是什么?于小家,住房是家,是依靠,更是希望。于国家,住房是安居之本,是民生之要,更是社会和谐之根基。近年来,我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响农村危房改造攻坚战。作为主管单位,市住建委将其作为脱贫攻坚“最大战役”,加快推进。一栋栋安居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规模大、速度快,而且质量高、效果好,受到省、市有关领导肯定,其做法在全省推介。

年—年,全市危房改造累计完成户,完成建设投资万元。年制订了《阜新市农村危房改造扶贫攻坚实施方案》(阜政办发[]31号),明确了未来几年农村危房改造重点对象和资金整合渠道,确保我市建档立卡户危房改造能够保质保量如期完成。本着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改造的原则,今年,我市拟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户。

2、道路改造。

完成村内道路硬化.8公里,砂石.5公里。全市已完成村内道路建设工作。

3、饮水改造。

阜蒙县、彰武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各县区完善15个村庄供水设施,全面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4、厕所改造。

完成农村厕所改造座,共涉及村庄个,投资约1.6亿元。

△蒙古族舞蹈让农民记住乡愁

——六项提升工作

1、村庄亮化工程。

两县五区各行政村主要道路、街口和广场全部实现亮化,大大提升了村民幸福指数。

2、村庄绿化工程。

以可视范围内荒山造林和“四旁”绿化为重点,积极开展村庄绿化工程,截至年末我市累计有个村被评为省级绿化模范村和示范村。年我市有18个行政村成功入选国家第一批绿色村庄名录。

3、村庄美化工程。

在开展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村庄档次提升建设工作,出现了许多新亮点。海州区韩家店镇韩家店村统一砌筑围墙,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为主,粉饰文化墙;阜蒙县王府镇烟台营子村、佛寺镇解放村,在风格一致的墙体上进行民族风情文化彩绘,并建设了休憩凉亭;东梁镇吐呼噜村建设了色调一致沿街围栏等。

4、生态优化工程。

编制完成了《阜新市生态市建设发发展规划》,开展“两退一围”、荒山造林、大气环境整治等一系列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同时加强对湿地、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及野生动物保护力度。推进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全面开展了粉尘污染整治、秸秆禁烧等系列治理行动,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优化。

5、服务优化提升工程。

截至年末,我市有个行政村建设了益农信息社,基本实现全覆盖,拓展延伸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已初步形成以服务中心为主体、其他服务设施为配套、市场服务网点为补充的农村服务设施网络,为村民群众提供各类便民利民服务。

6、管理优化提升工程。

加强基层组织管理体系建设。推广村规民约,强化村民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从而创新农村基层自治管理机制。

△文化广场为农民提供了休闲好去处

打造特色留住历史记住乡愁

  年8月,住建部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保持和彰显特色小镇特色若干问题的通知》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各地择优推荐的基础上,经现场答辩、专家审查,将阜新市阜蒙县十家子镇等个镇认定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十家子镇入选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至此,十家子镇成为我市首个全国特色小镇,“国”字号特色小镇花落阜新。

  特色小镇培育是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于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项工作。到年,我国将培育个特色小镇。国家有关部门将支持符合条件的特色小镇建设项目申请专项建设基金,中央财政将对工作开展较好的特色小镇给予适当奖励。近日,省政府给予年9个国家级特色小镇每镇80万建设资金。10月19日,住建部组织专家调研组到十家子镇调研,就该镇建设情况予以指导和支持;我省近期将对特色乡镇规划编制进行现场核查,也将给予资金补助。未来,十家子镇将打造成集专业玛瑙加工、文化交流、艺术体验、贸易流通、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国际玛瑙特色产业镇。

  这,是我市特色乡镇建设的一帧缩影。

  而这,并非个例。

  9月15日,住建部门公布了《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的通知》,细河区四合镇黄家沟村被评委美丽乡村示范村,全省仅有3个村庄入选,黄家沟村位列其中。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句诗意语言,可以勾连起人们的美妙遐想,也描述了宜居乡村建设的美好理想。防止千村一面,建设特色乡镇,保护古村落,既是宜居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保留人文环境、文化传承重要方式。我们欣喜地看到,这项工作在阜新早已纳入政府部门重要日程,市住建委将其列入宜居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市年初成立了特色乡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完成了《阜新市特色乡镇建设专项规划》,制订了《阜新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特色乡镇建设的实施意见》(阜政发[]5号),并建立了项目库。目前,特色乡镇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东梁镇吐呼噜村入选国家美丽宜居示范村庄

  作为宜居乡愁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市早在年就启动了特色打造工作,且成果显著:

——特色乡镇

  今年,我市完成了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和省级特色乡镇申报工作。在省级第一批特色乡镇评选中,我市申报的5个乡镇,全部入选辽宁省50个首批特色乡镇培育名单,占全省1/10。(阜蒙县东梁镇、十家子镇、大板镇、佛寺镇,彰武县章古台镇)。申报十家子镇和佛寺镇为国家级第二批特色乡镇,十家子镇经过专家评审、现场答辩等环节,成功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特色乡镇。

  与此同时,我市彰武县五峰镇、大冷镇,太平区水泉镇入选到第二批省级特色乡镇培育名单。

  ——传统村落创建

  文物是凝固的历史,而古村落是仍然活着的历史。

  市住建委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列入宜居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保护古村落要保持延续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的工作设想。

  在市住建委,记者看到了一份清晰地时间表:年3月,梳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编制、报批;年底,所有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要完成保护规划编制和报批;年底,所有历史文化街区要完成保护规划编制和报批工作……而《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安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工作计划和相关法规的出台,使我市的古村落保护即有章可循,又有法可依。

  其实,我市的古村落保护工作早已启动,且成果显著。

  年佛寺镇佛寺村入选国家第三批传统村落,得到保护建设资金万元。同年,佛寺镇查干哈达村入选央视4套百集纪录片《记住乡愁》,是我省唯一一个入选落村庄。年我市有2个村(王府镇王府村、大板镇衙门村)入选辽宁省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年我市共申报了7个传统村落,目前正在进行专家评审。

——历史名镇名村创建

  年我市有1个镇(于寺镇)3个村(阜蒙县七家子镇旧贝营子村、佛寺镇查干哈达村、红帽子镇两家村)入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录。全省共批复14个镇村,我市占4个。

——国家美丽宜居示范创建

  年阜蒙县东梁镇吐呼噜村成功入选国家美丽宜居示范村庄。今年,黄家沟村榜上有名。

  “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当我们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离开家乡走向外面的世界时,千万不能忘记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永远记住自己根在何处、心在何方。

△宜居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精神充实表里如一新风扑面

  宜居乡村,不仅要美在环境、美在产业,更要美在村风、美在心灵。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何让逐步富裕起来的质朴村民,走上凝心聚力共建家园的良性发展之路?我市的宜居乡村建设既要有“颜值”又要有“内涵”,要有白墙黛瓦、绿柳成荫,还要有繁荣的农村文化生活作支撑。为此,我市在推进宜居乡村建设的同时,做好“三结合”,即:注重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与幸福家庭建设相结合。

  暮秋时节,暖阳下,章古台镇清泉村文化广场,有儿童欢乐玩耍,有老人观景散步,有妇女谈笑聊天,十分惬意。“没事儿就喜欢带着孙子过来玩。”在健身器材旁的李大娘告诉记者,自从有了文化广场,大家有空就来这里唱歌跳舞,热闹得很“。俺们村变化很大,多干净多喜人!”

△章古台镇实行垃圾分类收集

  为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农民改掉生活中的陋习,该镇通过典型宣传、组织演出等多种方式,让村民在耳濡目染中增长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镇党委还创作了宜居乡村建设之歌《章古塔拉我的家》,并编成了广场舞,在村民中传唱。

  “以前村里婆媳、邻里之间吵架是常有的事,现在已经没有了。”说起村民的变化,于凤祥很是骄傲“,每年年底镇里都进行评选,有了竞争意识、上进心,村民都人人争做好事,人人互敬互爱,全镇上下汇聚起一股昂扬向上、孜孜进取的正能量。”

  浓墨重彩绘新景,绿水青山带笑颜。环境之美、产业之美、文化之美的宜居乡村成为农村老百姓的口中佳话,托起了乡村群众的小康梦想。

  “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阜新,还将谱写出更多山水田园相依、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篇章。

记者 张玉飞

摄影 朱学著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中科白癜风专家国庆会诊
宁夏白癜风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