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的早晨 有些寒冷 然而 在临泉县长官镇东面 一片建筑工地上 机器声轰鸣 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 切割钢筋、 搭建地基、 粉饰古建筑…… 这紧张建设中的正是 长官古镇 古镇因何而建 以前是什么样的 如今修复得如何? 带着这些问题 笔者来到长官镇一探究竟 旧时光里的古镇故事 来到长官古镇的古建项目之一——山陕会馆和花戏楼的施工现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灰色古派建筑,青瓦飞檐,墙体上雕刻着精致龙纹、戏曲人物等图案,大门上方写有“大关帝庙”几个大字。 从大门进入往北走是花戏楼,几名头戴安全帽的工人正在对楼柱进行精修。花戏楼正北面有两棵高大粗壮的圆松,据说已有多年,圆松的东西两面分别是东西厢房。在会馆内,笔者见到了山陕会馆的守护者,山陕晋商第六代传承人、今年76岁的李全福老人。 据李全福介绍,他的先辈是陕西省滑州县李竹园村人,最早在元末明初年间,先辈们一边做着贩卖火石的生意,一边南下,行至现在的长官镇,他们发现火石在这里销售得很好,便在当地夏氏老人的热心挽留下常住下来。后来山陕商人越聚越多,生意越做越大,李全福的先辈便在这里买田盖房,并于公元年修建了山陕会馆。凡是山西陕西地区的商人路过此地,会馆都免费提供食宿。 “那时候在五月十三和九月十三这两个日子,方圆十里八乡的大人小孩都会来这赶庙会,花戏楼上的戏能一直演一个月都不停。”回忆起小时候的会馆,李全福打开了话匣子。他还记得山陕同乡会的老乡们会定期坐下来一块吃饭,谈谈各自的生意。当时还未满10岁的他,经常待在大人们跟前吃饭,听他们谈着生意经。 年,由于建设面粉厂和油厂的需要,李全福告别了他住了十多年的东厢房。在年,花戏楼也因建粮仓的需要被拆,但李全福从未停止过重建花戏楼、修复山陕会馆的念头,他说:“这是祖辈上留下来的,我得守着它们。”在年年初,临泉县决定启动长官古镇项目,投资5.03亿元。奔走了四十个年头,李全福终于如愿以偿。 古镇容貌将日渐恢复 笔者在施工现场看到,花戏楼风格独特,造型别致,建筑外表布满了琳琅满目的木雕和彩绘。“这些都是根据戏剧情节创作的,这边是桃园三结义,另一边是刮骨疗毒……”李全福指着花戏楼上的木雕和彩绘滔滔不绝地介绍。古建的建设方案是借鉴李全福保留的一些古建图片和资料,根据他口述的古建特征确定的,力求完美再现古建的古风古韵。 站在重建的花戏楼上,李全福很是激动。他说,自己终于可以跟先辈们有所交待了。跟在李全福身边的是他9岁的重孙子李英傲,小孩子觉得新奇,在会馆内到处跑着看着。李全福经常给晚辈们讲述会馆的历史和故事,他说孩子很爱听,他要将这些故事一直传下去。如今,修复古建时挖出来的一根树枝和一个树桩还保存在李全福家中,他说:“我要把这些都留着,传给后世人,让他们记住家族的历史和传奇故事。” 据了解,长官镇位于临泉县中部、阜新高速临泉连接线中段,境内有临艾河、涎河,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其中,育才阁是革命烈士张蕴华生前为培育人才于年建造。此次古建项目不仅包括修缮山陕会馆及花戏楼亭馆,还包括修缮育才阁,张蕴华烈士纪念馆,修复老电影院,修建奶奶庙、关帝庙等历史古迹。 “目前整个项目的道排工程已经结束,育才阁修复工程接近尾声,关帝庙的青砖瓦体砌筑和东西厢房的基础结构初步完成,花戏楼的建设也即将完工,修复后的古建筑正逐渐展现在大家面前。”崔新说,预计明年10月份,市民就可以进入景区一睹这些古建筑的风采。 以旅游业振兴乡村 整个长官古镇项目,除了对景区内人文资源景点进行重新开发之外,还将对景区内道路、水系工程重新规划,对景区内基础设施重新建设。景区内将修建大型停车场和游客接待中心,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修建青石板道路,打通环镇大道,将原街道小路全部硬化;对沿临艾河、涎河两岸进行全面绿化、美化、亮化,打通大沟、中沟水系,贯穿循环水路。 古镇项目还包括建设杂技学校、书画院、少年宫等。通过古镇项目,辐射到周边地区,带动附近的农家乐、采摘园,力求把长官镇打造成一个集民俗文化、田园体验、红色旅游、美食盛享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游艺小镇。到时,游客不仅能感受古镇历史的厚重,还能欣赏精彩的杂技表演,观赏乡村特有的美景,体验一把乡村旅游的乐趣。 在日前结束的·安徽临泉旅游推介会上,长官镇向来自各省的旅游企业作了景点推荐,介绍了古镇项目的整体规划,从阁、馆、寺、街、河、湖等主体元素到吃、住、行、游、购等旅游元素,都让人对这座古镇倍感期待。相信经历悠悠岁月后,未来,经过全方位打造后的古镇将成为临泉县乡村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来源:临泉发布图文/王亚茹成铖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