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5-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天南星

虎掌,蛇芋,野芋头,南星,虎掌南星,蛇包谷,药狗丹,山苞米,半夏精,宁极,蛇头天南星,虎膏,三棒子,大扁老鸦芋头,斑杖,蛇木芋,白南星,独脚莲,打蛇棒,老蛇包谷,

温,苦,辛,有毒。归肺、肝、脾经。可升可降。恶莽草,畏附子、干姜、生姜。

温化寒痰药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下气利隔,强阴,利水道。用于顽痰咳嗽,湿痰咳嗽痰多,胸膈胀闷,风疾眩晕,中风痰壅,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惊风,癫痫,破伤风,以及宫颈癌,食道癌,脑癌,软组织肉瘤,骨瘤等。外用于痈疽痰核肿痛。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疥癣恶疮,口舌糜烂等症。

一般泡制后用,3-9克,外用生品适量,研末以醋或酒调敷患处。阴虚、痰燥孕妇慎用。

生南星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制南星毒性较低,但化痰作用增强;胆南星无毒,清热化痰,息风定惊。

使用注意:生天南星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管理品种,使用需凭医生签名的正式处方。

为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天南星、东北天南星、虎掌天南星、异叶天南星等的块茎。天南星生于阴湿林下。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四川、陕西、广西、云南、贵州、湖北等地。东北天南星生于阴湿林下。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宁夏等。异叶天南星生于阴湿林下。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宁夏等。虎掌生于林下、山谷、河岸或荒地草丛中。分布于河南、湖南、江苏、福建、浙江、陕西、云南、广西等省区。

秋、冬季采挖,除去荭苗及须根,撞去外皮,晒干或烘干。切勿用手剥皮,以防中毒。

《本经》:虎掌,味苦温。主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伤筋痿,拘缓,利水道。生山谷。

《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天南星全株有毒。食五钱可引起中毒。”

《本草纲目》:“治惊痫,口眼歪斜,喉痹,口舌疮糜,结核,解颅。得防风则不麻,得牛胆则不燥,得火炮则不毒。”

《本草经疏》:“半夏治湿痰多,南星主风痰多,是其异矣。”

《本草汇言》:“天南星,开对闭,散风痰之药也。但其性味辛燥而烈,与半夏略同,而毒性则过之。半夏之性,燥而稍缓,南星之性,炽面颇急;半夏之辛,劣而能守,南星之辛,劣而善行,若风痰湿痰,急闭涎痰,非南星不能散。”

天南星Tiannanxing

《神农本草经》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erubcscens(Wall.)Schott、异叶天南星A.heterophyllumBl.或东北天南星A.amurenseMaxim.的干燥块茎。秋、冬二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外皮,晒干,即生南星;用姜汁、明矾制过用,为制南星。

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

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散结消肿。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㖞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外用治痈肿,蛇虫咬伤。

煎服,3~9g,多制用。外用适量,研末以醋或酒调敷患处。

阴虚燥痰及孕妇忌用,生品内服宜慎。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半夏、天南星药性辛温有毒,均为燥湿化痰要药,善治湿痰、寒痰,炮制后又能治热痰、风痰。然半夏主入脾、肺,重在治脏腑湿痰,且能止呕。天南星则走经络,偏于祛风痰而能解痉止厥,善治风痰证。附药:胆南星为天南星用牛胆汁拌制而成的加工品。性味苦、微辛,凉。归肺、肝、胆经。功效清热化痰,息风定惊。适用于痰热咳嗽,咯痰黄稠,中风痰迷,癫狂惊痫。煎服,3~6g。

天南星的功效作用

苦、辛,温,有毒。入肺、肝、脾经。

燥湿化痰,祛风解痉,消肿散结。

1.燥湿化痰:①用于顽痰湿痰所致的咳嗽、胸膈胀满、头晕目眩等证,可与半夏、茯苓、枳实、橘红、甘草、生姜同用。②用于肺热咳嗽、痰多色黄质黏稠者,可与半夏、黄芩同用。③用于寒痰咳嗽、痰多清稀,可与半夏、肉桂为丸,生姜汁冲服。

2.祛风解痉:①用于中风痰涎壅盛、手足顽麻、半身不遂、口眼?斜,可与黄芪、苍术、茯苓、半夏、白附子等同用,或与半夏、白附子、川乌同用,如青州白丸子。②用于风寒痹痛,可与川乌、草乌、乳香、没药、地龙同用。③用于破伤风之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可与白附子、羌活、防风、白芷、天麻同用。

3.消肿散结:①用于疮疖痈肿、瘰疬结核,用生南星以醋制浓汁,涂患处。②用于蛇咬伤,以鲜南星捣烂敷患处,或用南星与雄黄为末,白酒调敷。

1.天南星与胆南星,性质不同,前者苦温燥烈,重在燥湿化痰祛风;后者苦凉性润,无燥热伤阴之弊,重在豁痰定惊清热,为治热痰惊厥所常用。

2.天南星与半夏,两者均燥湿化痰,然前者主风痰,后者主湿痰。治风痰以南星为君半夏助之,治湿痰以半夏为君,南星伴之,且半夏有良好的辛开痞结、苦降和胃与止呕哕作用,而南星消肿散血之功较好。《本经逢原》曰:“南星、半夏皆治痰药电。然南星专走经络,故中风麻痹以之为向导;半夏专走肠胃,故呕逆泄泻以之为向导。”

1.配旋覆花:祛顽湿风痰,主治顽痰咳嗽胸膈胀闷、痰湿。琏滞气逆痰喘、风痰入络肢体麻木。天南星燥湿化痰,专祛风壅,其温燥之性更烈于半夏,配旋覆花之消痰平喘、降逆下气作用增强。有热者可用胆南星,其效力类似牛黄。

2.配冰片:冰片辛香浓烈之气,为百药之冠,味大辛,性善走窜,阳中之阳,能开能散,具有通窍开闭之功;天南星羊而不守,善走经络,能开结闭、散风痰,前人称为“开涤风痰之专药。”二药伍用,相须相助,具有醒脑通窍、祛风开闭之效,适用于中风内闭、牙关紧闭、口噤不开者。

3.配半夏:半夏及天南星,皆为治痰之要药。半夏燥湿健脾,主治湿痰,且有和中降逆之功;南星燥湿化痰,善治风痰,又能祛风定惊。二药伍用,相须为用,治痰力胜,尤以祛风痰上扰之头目眩晕、中风仆倒、口眼?斜、舌强言蹇及癫痫惊风等病症。

4.配防风:天南星祛风化痰,解痉之功颇佳,为治疗风痰眩晕、癫痫、中风及破伤风之口噤强直等证的常用之品;防风具祛风止痉之功,但力较弱,不能独任其功,天南星和防风伍用,使祛风解痉之力大增,且防风可制南星之毒,既有相使相助之意,又有相畏相制之用。

5.配黄柏:黄柏长于清下焦湿热,天南星长于祛风止痉善散风痰,二药伍用,一寒一温,辛开苦降,清热之中有通络之施,燥湿之中有化痰之用,如《本草衍义补遗》:“欲其下行,以黄柏引之。”适用于阴疽、疮疡等证。

6.配苍术:天南星开泄走窜燥湿的作用很强,归脾经燥湿化痰,功似半夏,然天南星入肝经,专走经络,为开涤风痰之专药;苍术味辛主散,性温而燥,化湿运脾,通治内外湿邪。二药伍用,相须相助,燥湿祛痰作用增强,如《得配本草》日:“配苍术,治痰湿臂痛。

阴虚燥痰及孕妇忌服。

内服:3~6克,入煎剂,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本品有毒,内服不应过量。

本品开泄走窜燥湿的作用很强,所以能治中风痰壅、眩晕,或由风痰引起的麻痹、口眼喁斜、半身不遂,破伤风所致的肢体抽搐、口噤、项强,以及湿痰引起的咳嗽喘满等证。南星又可作外敷药,一般都是生用,对痈肿痰核、蛇咬、跌打损伤,有解毒消肿定痛的作用。胆南星与南星不同,经胆汁制后,苦辛之性变为苦凉,燥烈之性大为消减,既能减除其燥热伤阴之弊,且能增加豁痰定惊之功,性质和缓,常与川贝、天竺黄等清热化痰药同用,以治痰热惊厥。

        孙会斌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