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3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刘军连预约 http://m.39.net/news/a_9360949.html

东北新闻网、北斗融媒讯(记者田理)12月24日,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阜新经济转型20周年新闻发布会,介绍阜新经济转型20年来取得的成就和变化。

会上,阜新市委常委、副市长赖化平介绍,年5月28日,中共阜新市第九届党代会作出了实施经济转型的战略决策。同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确定阜新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从此,阜新拉开了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道路的序幕。通过二十年的转型实践,阜新主要实现六个方面重大转变。

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由低速徘徊向稳步发展转变

地区生产总值由70亿元增加到.6亿元,是转型前的7.2倍,年均增长8.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4.5亿元增加到44.4亿元,是转型前的9.8倍,年均增长12.8%;固定资产投资由29.2亿元增加到.8亿元,年均增长10.5%。

年以来,在全省实绩考核中,阜新连续三年进入第一方阵,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已经形成。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由产业单一向多元支撑转变

以煤炭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得到根本扭转,煤炭工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由32.4%下降到2.3%,培育壮大了新能源、绿色食品、高端装备、精细化工“四个优势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80%,氢能源、智能无人系统等新兴产业从无到有,多元支撑、集群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城市功能日益健全,由工矿型城市向复合型城市转变

“三位一体”规划布局促进了城市组团式发展,玉龙新城在城市北部崛起,主城区面积由49.2平方公里扩大到多平方公里,县城功能更加完善,小城镇建设持续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1.7%。

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从无到有,城市“八横八纵一环”路网全部贯通,水、电、路、讯、房等基础设施持续完善,科、教、文、卫、体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由生态脆弱向绿水青山转变

全市森林覆被率由22.3%提高到28%,城市绿化覆盖率由34.14%提高到43.26%,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由39.6%上升至80.9%,城市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治理,海州露天矿治理破题开局,新邱百年赛道城走出创新矿山治理新路径,彰武生态草原治理工程初见成效,实现了由“阜新沙”“阜新灰”到“阜新蓝”“阜新绿”的转变。

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由基本小康向全面小康转变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元增加到元,年均增长10.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元增加到元,年均增长15.1%;城乡低保标准比转型前分别提高3.2倍和3.4倍;人均城市住房面积由转型前的7.2平方米提高到37.5平方米;全市私家车由2.16万辆增加到26.7万辆,增长12.4倍。恩格尔系数由转型前的0.41降为现在的0.34,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提高。

干部群众焕发创新创业激情,由悲观迷茫向昂扬向上转变

广大干部群众从转型前的焦虑、彷徨、困惑和恋煤情结、“等靠要”心理中走出来,投入到转型创新创业的大潮中,让迷茫中的人民看到了美好前景,增强了发展信心和振兴决心,全市上下呈现出万众一心谋发展、万马奔腾促转型的崭新局面。

赖化平强调,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指出,“支持阜新创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能源综合创新示范市”,这为阜新转型振兴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机遇。未来,阜新将全力打造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和能源综合创新示范市,夺取“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新胜利。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