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上午,辽宁援沪首批吨生活物资从大连起运。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沈阳4月13日电题:中国多地“爱心接力”保障疫情期间蔬菜供应稳定 新华社记者崔师豪洪可润 12日上午,辽宁省大连港码头,68台满载生活物资的货车鱼贯驶入轮渡,奔赴上海。由于路途较长,为确保新鲜,分拣包装好的蔬菜全程采用大型冷藏货柜车装载。 辽宁省商务厅介绍,本次驰援工作计划分三批次进行,调运物资总量吨左右。首批蔬菜、大米、豆油等吨生活物资当天上午从大连起运,预计13日抵达上海。 当前,中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多地加强封控、管控措施,积极迎战疫情。蔬菜作为生活必需品,线下市场在疫情防控下的运营,以及线上平台在订单暴增下的运力都面临挑战。中国多地采取保供措施,各地携手互助,确保老百姓的“菜篮子”稳定。 清晨6点,一箱箱蔬菜整齐摆放,纸箱上“辽吉一家亲”“团结一心共同抗疫”几个字格外醒目。这些蔬菜是辽宁省紧急援助疫情较为严重的邻省吉林的,蔬菜从辽宁出发,当天就能到达吉林疫区群众的餐桌上。 “打开纸箱看到‘一家亲’的字条,心里感到很温暖。我们待在家里配合防疫,还有这么多邻省的兄弟姐妹为我们忙碌着,既感动又振奋。这场防疫仗,我们一定能打赢。”吉林市25岁的居民王春华在社交媒体上写道。 在辽宁省阜新市,志愿者们正在对即将送往沈阳市的蔬菜进行分拣打包。受访者供图 针对当前吉林蔬菜短缺、分拣压力大的情况,辽宁从3月底就开始组织机关干部和社区居民志愿者将来自辽宁各地支援吉林的蔬菜分拣成袋,封装入箱。蔬菜包里有甘蓝、胡萝卜、洋葱、角瓜等,还按照东北人饮食习惯,为每袋蔬菜配了葱姜蒜。 3月30日,辽宁省从沈阳和鞍山两地组织81辆车将吨蔬菜运送至吉林市。3月31日,辽宁省又从沈阳和锦州两地组织64辆车将吨蔬菜运送至长春市……在保证本地市场充足的前提下,截至4月5日,辽宁省已组织调运3多吨蔬菜运送至吉林省。 在援助吉林的同时,辽宁省内的“蔬菜接力”也在进行:沈阳市受疫情影响,部分小区封控管理。为保障居民蔬菜供应,周边多座城市承担起向沈阳供应蔬菜的重任。 家住沈阳市浑南区彩霞街道的程女士日前收到了阜新向沈阳发出的“暖心蔬菜箱”,蔬菜箱内有新鲜采摘的茄子、尖椒、西红柿、黄瓜等。程女士在朋友圈中写道:“感谢家乡阜新人民对沈阳的支援!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勇毅笃定,静待花开!” 4月7日,阜新市向沈阳市驰援“暖心蔬菜包”,以保障当地群众的基本生活物资供应。多名志愿者,在当晚8时50分准时集结,进行紧张的蔬菜分拣包装作业。8日清晨6时30分,首批2辆货车启程,上午10时抵达沈阳市浑南区。 据悉,阜新市驰援沈阳2万余箱蔬菜,于4月8日和9日陆续送达。此前,辽宁省供销社(辽宁农产品交易中心)和鞍山、锦州、朝阳3个城市合计筹措的吨、33.6万份“暖心蔬菜包”已全部发放到沈阳群众手中。 疫情当前,中国多地守望相助,将大量物资驰援疫情形势较为严峻的地区。进入4月,来自安徽、浙江、山东、江苏、云南等地的农产品也不断向上海运送。 在辽宁省沈阳市,志愿者们正在进行蔬菜的分拣打包工作。受访者供图 为保障疫情重点地区蔬菜供应,农业大省山东近期部署了对上海市、吉林省的蔬菜保供工作,建立供沪、供吉蔬菜联保联供机制,确定了潍坊、临沂等5个市场保供基地,组织40台保供车辆,确保满足应急物资需求。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这种观念使人们能够在危急时刻携手共同面对困难,取得胜利。这也将为当下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增添强大动力,直至取得最后的成功。”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思宁说。(参与采写:武江民、丁非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