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彦子 清河门是阜新市的一个辖区,位于阜新市西南部,距离阜新市区约40公里。 东与义县稍户营子镇隔细河相望,西南与义县高台子镇相连,北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伊吗图镇,蜘蛛山乡接壤。 东望医巫闾山,西依大青山,地处细河两岸,属半丘陵地带,全区面积98.54平方千米。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人。 清河门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物产丰富。提起清河门,域外人知道有清河门火车站,清河门爱友矿,清河门火力发电厂,清河门皮革厂。 但很少人知道,清河门地区还隐藏着一个人鲜知的神秘旧址。 70战备工程旧址。 显然,七零三是个代号,那么究竟有啥含义呢?现在年轻人基本不了解。就是年龄大一点的,也不一定知道七零三的含义。 这得从七十年代前,我国与苏联国际关系说起。 上个世纪的50年代末,由于意识形态上与苏联发生分歧。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哥,没能驯服新兴的中国感到很丢面子,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就以外部手术对我国进行威胁,并强制我国还清抗美援朝期间所欠的债务。 我国领导人并未被赫鲁晓夫的语言所吓倒,砸锅卖铁把所有债务还清,不过也跟苏联大哥结下梁子,苏联也将勒令撤走援助我国的所有专家。 60年代在东北边境摩擦不断,国家领导预感到大战即将发生,为应对北边的国防压力,国家领导做出以备战为思想指导的三线建设。年开始轰轰烈烈地的三线建设正式开始,将东北以及华北的工厂往内地转移。 年,中苏在黑龙江珍宝岛、新疆等边防地带先后爆发武装冲突,并威胁对中国的酒泉、西昌、罗布泊等地,以及北京、长春、鞍山等重要工业城市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 在当时我们的力量还不足以与美苏两大国际霸权抗衡,那么防御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在这种环境下,人防工程的目的不只是备粮食,备布匹,也是防核武器的一大举措。就是在这种险恶的国际形势下,全国掀起了“深挖洞“的运动。 那么七零三代号是咋来的。有资料介绍说,清河门的70战备工程旧址位于河西,镇邢家屯村,依托邢家屯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山势而建,始建于年,竣工于年月。所以一个工程的代号叫“七零三”。 小编查阅资料,关于七零三还有别的说法: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中苏交恶,北方强国百万陈兵于边境,使我国不得不进行一场工业大转移。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苏联在战场上得不到便宜,两国的关系更加的紧张,密山地处边疆之地,为了保护好这座老牌军工厂,不得不将其迁至辽西。年,辽宁军区70工程正式启动,这项工程就是三线建设众多项目中代号为的兵工厂,出于保密对外声称东北化工厂。 七指的是七十年代,三指的三线建设。三线建设还包括 据说,年,辽宁军区70工程正式启动,这项工程就是三线建设众多项目中代号为的兵工厂,出于保密对外声称东北化工厂,对外联络凌源县4号信箱 三线建设顾名思义就是在第三道国防战线内进行工业建设。 资料记载,年,淳安县境内首批小三线红星、红卫、东方三家兵工厂陆续展开,年月份,对外声称国营先锋机械厂,军工代号的兵工厂,在淳安县汾口公社霞明大队和林深源大队同时展开。出于保密需要,用70年月份开工以“70”为名的代号工程,亦称之为70厂。 所以七零三战备工程的的代号,不是清河门特有的代号。 清河门70战备工程,包括三个防空山洞及部分附属设施: 分别为战备火车头隐匿隧道,战备防空指挥所和战备防空U型洞。战备防空指挥所,洞高约米,宽约4~5米,长20余米,内设防空走廊及办公室、宿舍、食堂、水房、卫生间、电讯室等27间,每个房间约有20平方米;南侧洞口外有平房建筑,北侧洞口外有两层楼房建筑;楼房西侧约米,另有户外指挥部平房10间。另外在东南山坳里设有拦水坝及军需塑料厂车间和饮料厂。 年10月,被命名为阜新市国防教育基地,年5月,被命名为清河门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清河门70战备工程,究竟是怎样的遗址,有网友这样描述的: 走过一段蜿蜒的山路,一道闸口出现在面前。走过闸口是一个叉道,叉道上有一个标示木牌,上面写着“原战备防空指挥所”。 沿此路上去不远就能看到几间依山而建的平房。这看似普通的平房其实却是进入山洞的入口。 走进平房左右有两间耳房,走中间就进入了山洞。 洞高是米,宽约4-5米,一侧是走廊,另一侧是一间接一间的房屋,走廊里拉了电灯,但房间里面漆黑,须靠强光手电才能看清内部。走在里面凉飕飕的,时间长了都有点冷。 整个山洞全长约20米,拐了三个弯,内有27个房间。据资料介绍,这里面设有办公室,宿舍,食堂,水房,卫生间,电讯室等。有的房间里还有烟熏的痕迹,有的有水池状的设施,墙壁和地面上有布线的沟槽和固定机器的地脚。 走出山洞,在距离洞口约米的地方还有十间平房,这是户外指挥室。 离开原防空指挥所,在附近的一条山道上,我们看到一处废弃的铁路桥,铁轨早已不见,只是这桥墩子还在,过了铁路桥继续往山里走一个隧道口出现在面前, 这是一处战备火车头隐匿隧道,也是70工程的一部分, 站在隧道口向里张望,里面很暗,看不到尽头,站在洞口跺脚,会听到清晰的回声,看来这个洞还是挺深的。 整个山洞大约有米,洞高8米,宽有4-5的样子,隧道顶部是弓形的圆顶,里面全都是用混凝土浇筑,再加上上面的山体那是非常的坚固,只是原有的火车道都没有了,越往里光线越暗,里面还设有一个避车洞,诺大的山洞就如同一个大音箱,轻微的脚步声都会放大到近乎震耳。 站在洞的尽头转回身向外看,身处漆黑的洞底,与洞口射进的阳光相融合,满是神秘感。 在火车头隐匿山洞的不远处,还有另一处70工程的旧址,战备防空U型洞。这里一共有两个洞口,两个洞口大约相中二三十米,中间还隔着一处凸出的山体。洞口很是低矮,掩映在树丛之中很是隐蔽。 其中的一个洞口上方刻有“反帝反修”的字样,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反帝指的是美帝国主义,反修指的是修正主义的苏联,那时候都把苏联叫苏修。 这个洞口有点小,荒废得也比较严重,地面有很多的碎石,洞里蚊虫飞舞。据说这里面时常会有蛇出现,挺吓人的,只好小心翼翼地向里走。 这处U形防空洞长有米左右,里面有五间房屋,洞顶上挂满了水珠,看来是从山体上渗出的。里面共有两个弯,从一个洞口进从另一个洞口出来,正好是一个U形,所以叫U形洞。 这种防空洞经历过六七十年代的人并不陌生,当时在市区都能见到,有的规模还很大。 在U形洞的一个洞口上该有的日期,这个是建成的年份,那么始建的日期据说是年前后,这也是整个70工程的建设时间。 如今的这些战备工程早已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但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它就像一座丰碑,记录着那段不屈不挠的历史。 参考文献 1阜新清河门,深山中废弃的特大工程,揭开一段不屈不挠的历史(作者六子) 2,70战备工程旧址(中国小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