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6-2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东北振兴再出发

阜新是国内较早开始探索转型的资源型城市,从一煤独大到产业多元,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民生福祉得到保障,这一“先行者”如何能够交出转型的优秀答卷——

(记者张允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新一轮东北振兴大幕开启。一系列全新顶层设计将引领东北众多资源型城市摆脱资源束缚,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战略任务。众多资源型城市中,昔日以煤电为经济支柱的辽宁省阜新市率先实现全面转型振兴,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先行区”。

      

产业多元初形成

年,阜新被国务院确立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自此,阜新在全国众多资源型城市中率先开始探索转型。

以转型振兴为主线,突出产业、生态和人的可持续发展。10多年来,阜新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尝试探索,走出做大经济总量、加快培育接续替代产业、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城市功能、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转型振兴道路。

年,阜新已经基本告别资源依赖,形成全新产业发展格局,转型“考试”交出优秀答卷。转型10余年,阜新经济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由当年的65亿元增加到年的亿元,年均增长15.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当年的4.5亿元增加到64亿元,年均增长27.2%。

转型前的阜新,煤电产业独大,占全市工业比重达76%。目前,阜新已经初步形成多元化产业新格局,煤炭工业经济比重下降至17%。农产品深加工、液压和氟化工产业、新型能源和煤化工以及玛瑙等特色产业崛起成为支柱产业。在此基础上,阜新倾力打造的“十大产业集群”,不断丰富经济转型发展的蓝图。目前,“十大产业集群”已入驻企业超过家,规模以上企业近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50%以上。

阜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陈志宏感慨地说,作为有多年采煤历史的资源型城市,阜新在累计为国家生产原煤7亿多吨,发电多亿千瓦之后,又积极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积累经验。

      

生态改善惠民生

转型之路上,阜新坚持产业、生态、民生三个转型同步推进,“阜新模式”成效显著。

产业方面,以培育和壮大接续替代产业为核心,阜新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坚持自力更生与争取国家支持相结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相结合、治理工业污染与优化人居环境相结合,走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之路。

农产品加工业是阜新最先确定的接续替代产业,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和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双汇、伊利等一批企业先后落户,在这些龙头企业带动下,形成乳业等10条农业相关产业链。装备制造业方面,阜新通过引进新企业、建设新项目,做大关联产业,支持一批企业发展壮大。比如,目前初步形成以主机成套装备制造为龙头,以液压、气动、密封元件制造为骨干,以配套件制造为辅助的特色液压产业链。此外,阜新还积极打造新型能源、煤化工、氟化工、皮革、板材家居等产业集群。

产业升级的同时,阜新把修复城乡生态环境作为重点工作推进。在主城区采取氟化工企业搬迁、铸造企业搬迁、工业污染总量减排、煤炭物流园建设等一系列减排措施,并开展细河全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先后建设17座污水处理厂,目前全市日污水处理能力达42.5万吨。随着系列措施的开展,阜新的生态环境也越变越好了,年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天数保持在95%以上。

为使转型成果更多惠及群众,阜新在转型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在做大接续产业过程中,阜新坚持就业优先,并围绕发展民营经济、做大第三产业、扩大劳务输出等10个方面拓宽就业渠道。转型以来,累计培训下岗失业人员36万人次,4万多名“”困难群众通过公益岗位实现再就业。为解决棚户区问题,阜新采取“六个一块”的资金解决方式,即“争取国家和省补贴一块、通过银行贷一块、地方政府出台政策免一块、社会各界支持一块、居民个人出一块、腾空土地商业化运作收入一块”。从年至年,累计投资多亿元,改造棚户区多万平方米,18万户居民乔迁新居。

      

转型振兴再出发

新一轮东北振兴大幕拉开,对阜新而言是又一次转型振兴的难得机遇。转型升级哪些方面?如何转型升级?陈志宏表示,目前阜新已经有了初步设想:要统筹推进三次产业优化升级、做大做强和协调发展,深入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形成多元化产业格局,全面提升经济综合实力、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去年年底,阜新被国家正式列入国家产业合作与转型升级示范区。陈志宏认为,这意味着阜新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将以示范区为空间载体进行布局,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和分工协作,促进产业转移和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阜新将建立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园区,为转型升级布局一批优势产业和重大项目、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提供支持。”陈志宏说。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阜新将抓住促进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支持中等城市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新兴产业政策机遇,落实东北地区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争取重大项目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向阜新倾斜,引进建设一批重点产业的重大项目,着力打造东北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及配套产业基地、绿色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加快布局建设页岩气开发基地,努力成为装备制造强市和新能源示范市。

点评:善抓机遇善用机遇

阜新转型振兴见成效,很大程度上因其另辟蹊径,走一条接续产业快速发展的路。分析其10余年转型历程,不难发现这一模式成功依靠的是一系列国家和地方区域发展战略的强力支撑。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几乎与阜新转型试点同时启动,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两大国家战略均辐射到阜新,加上辽宁的“突破辽西北”战略,一系列国家和地方区域发展战略为阜新实现转型发展提供了极佳机遇。

正是抓住一次次机遇,一个个项目,阜新摆脱资源束缚,开启了全新经济发展模式。昔日传统煤电产业被众多新兴产业取代,“一元产业”变为“多极并进”格局。善抓机遇,善用机遇,让阜新初步实现转型重任,也是“阜新模式”的关键所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新一轮全面振兴东北战略启动,阜新转型振兴再次迎来新的重大历史机遇。

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接续产业,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笔者了解到,阜新已经提出继续抓住历史机遇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更高层次的发展,将不仅仅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新成绩,更要全面摸清资源枯竭城市在社会民生和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提出科学完善的转型措施。

新机遇也意味着新挑战,面对新一轮振兴东北战略实施,如何建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区”,不断打造资源型城市转型“先行区”,在开展招商引资、产业转移承接、寻求创新合作、基础设施联通、生态环境联合保护治理等方面进行更多创新是阜新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云樯)

(转自:6月3日《经济日报》)

    更多推荐:

辽宁省教育厅权威发声:今年高考辽宁招生计划是这样的

我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靴子落地”

若水伊人杯“最美阜新”手机摄影大赛参赛作品欣赏(第五期)

《玛瑙之都温泉之城》最新阜新城市宣传片震撼发布,带你领略最美阜新!

市委宣传部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的药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电话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