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人点上面快速入伙(免费订阅) 基本文字来源:老陈 照片来源:老陈 故事时间:年 故事核心:永别,老同事 40年前 20岁左右的年轻人 风华正茂 在阜新站 拍下了一张合影 合影的每个人 都是故事的主角 故事的核心 或是挂面 或是旧房子 如今翻开 多数人已经故去 年10月我到阜新车站报到,正式参加工作。因为我是美术特长被留城的,所以车站把我安排到车站客运车间,负责客运站的内外美术装潢工作。如候车室内外的壁画、标语,旅客列车时刻表、旅行常识、全国铁路示意图、各种揭示牌、临时通知等,还要承担全站的有关写写画画的宣传工作。那时没有电脑,所有的写画都要靠手工操作,就我一个人,赶上任务多时还是满忙乎的。 客运车间分行李、售票、外勤等几个部门,行李房还包括十几名装卸工人,一共也有40几号人,多是老弱病残,身体不好的不能担当运转工作的才被派到客运车间,所以在男职工里我是最年轻的。女职工里年轻些的都是售票室的售票员。年因为主任更迭我们全车间在站台上拍了张合影。特别要提一提的是,车间还有2个外地人。一是售票室有一位家在上海的老售票员(后排左第4人,带眼睛的那位),他是怎么被分到这儿来的我忘记了,只记得他去上海探家回来总要带一些挂面,经常在火炉上煮面条,让我们这些当地人老羡慕了,那时我们这里是见不到挂面的。还有一个是北京人(第2排右第4人,脸很胖的那位),他的家我去过,就住在人民大会堂南侧隔一条道,是一个小院,2层小楼,位置老好了。他可能是因为右派或者成分的问题被分到这里。他的性格特好,很爽朗,经常在候车室里喊叫几声,声音很厚重,好听。80年我离开客运后听说他调到京承线靠近北京的哪个小站去了,能离家近点,方便照顾他身体不好的老伴。转眼40多年过去了,现在再看看这张照片,有一多半的人都离世了。回想那段经历就像在眼前一样。 岁月如歌 恍如隔世 不小心 我们就长大了 我们就成年了 不小心 我们就老了 很多人已故去 生命只是过程 用心过好每一天 不要在乎一时一事 心境好才重要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