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8-2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69081.html

撰稿王紫晨播音时长军

张三丰画像

话说元朝贵由汗二年,也就是南宋理宗淳祐七年(年)四月初九半夜子时,位于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乡的辽东懿州城的进士张居仁家,已经身怀有孕的林氏从睡梦中一觉惊醒,急忙摇醒了身边的张居仁,说是自己梦见一只仙鹤从东海飞来,落到了自家的屋顶上。张居仁抚摸着她隆起的肚皮,笑着说:“这梦是个吉兆,该是我们的儿子要生了吧!”张居仁话音刚落,林氏的肚子忽然疼痛起来,不一会儿,一个男婴便降生了。这时一只仙鹤在张府绕屋三周,一声长鸣,冲天飞去。张居仁抱着自己的儿子,感到十分惊奇。这孩子长的奇特,大耳朵圆眼睛,绝非常人之相!于是取名“全一”,希望儿子将来成为一位“完人”;又取字“君实”,希望儿子成为“诚实君子”。这孩子聪明过人,3岁读书过目不忘,4岁就能流利倒背唐诗百首。他,就是被后人奉为太极始祖、道教宗师的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

  据阜新高等专科学校历史副教授李红侠考证,张三丰的事迹被明史收入《名师·方伎传》。他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实。以其不修边幅,人称张邋遢。张三丰的祖父裕贤公自称是道教祖师之一的张道陵的后人,携家眷从江西来到当时属于金国的辽东重镇懿州。元代,懿州曾三次作为辽阳行省治所,人口繁盛、工商业发展、交通便利、人民生活富庶,使得寺院众多,高楼阁台相望,学校如林,是个文化兴盛、学者众多的地方。正是这样的人文环境,才培养出张三丰这样名扬海内外的大师。张三丰父亲张居仁,是个富有豪情壮志的人。元太宗时,开科取士,以策论科被选中。但由于他更喜爱轻松恬静的田园生活,不想进入仕途,所以一生都生活在懿州林间田头。

  张三丰的父母一心寄厚望于他,希望他精研儒学,将来求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没想到,他5岁时染上了眼疾,越来越严重,眼看即将失明。正当他的父母焦躁不安的时候,一位云游道人不期而至。此人端详了一会儿张全一,说:“此子目遭魔障,乃尘缘孽根所致。须拜吾为师,方能了脱尘翳,慧珠复朗。”家人虽然舍不得,但也只好让他出家,这样,张三丰就被送到了碧云寺当了道士。半年以后,,张三丰的眼病居然奇迹般的好了。转眼已过7年,长成少年的张全一通读道教十三经的道学经典、四书五经的儒学经典和诸多佛学经典。元世祖中统元年(年),13岁的张全一考中秀才。次年,以“文学才识”被推荐到朝廷以备录用。元世祖至元元年(年)的秋天,他离开家乡到大都(今北京)游览,结识了当朝的平章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廉希宪。廉公被张三丰魁梧的身材、大耳朵圆眼睛的奇异风姿所惊讶,更是非常赏识他的才识。于是上奏推荐他做中山博陵县(今河北省唐县)县令,开始为官从政。但不到两年,因为个性不爱羁绊,难以忍受官场的约束,加上职微权轻,抱负不能实现,就有了断绝仕途的想法。恰在这时,家里传来父亲病重的消息。于是他急忙请假回到懿州老家,侍奉父亲。虽然尽心照顾,但不久父亲仍撒手人间。

  父亲死后,按惯例该报“丁忧”自动离职3年。于是,张三丰便在懿州老家为父母选了块好风水的墓地,将其安葬并在墓地旁建房守孝。3年后,将家产全部送给族人,请他们代为扫墓,而他自己则开始云游天下。

  离开家乡后,张三丰先后拜碧落宫的白云禅老张云庵和丘真人为师,学习道教基本知识。不久张三丰拜别师父,游历名山古刹、访佛问道近30年。直到他67岁那年进入终南山,有幸遇到火龙真人,拜其为师,开始系统学习道教的思想理论。并改名为玄素,一名玄化,号玄玄子,别号昆阳。在山中居住修炼4年,但自己感觉功效不大。于是南至湖北武当山,又面壁修炼了9年,进而全面掌握了道教的系统理论。又在四川、陕西、湖北一带遨游十几年,为当地百姓传道、治病,终于成为一位勘破生死、充满传奇色彩、赫赫有名的道教大师。

  进入明朝后,张三丰忽隐忽现,行踪莫测,有传其死而复生,事前能知。张三丰在宝鸡的金台观修炼的时候,他见三座山峰挺拔峻秀,于是自号为“三峰居士”,后来将山峰的峰改为丰收的丰,从此“三丰”这个名字就流传于世。后来他又回到武当山,偶尔在襄汉一带游历,踪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加奇幻。到?明成祖永乐十五年(年)再无记载,不知生死所终。传说他活了多岁。因张三丰的从道活动主要在明代,且声名显赫,所以一直为明朝几代皇帝所崇拜。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曾多次派人寻访,意欲迎奉。因为他是武当山的开山祖,武当内家拳祖师爷,以武当山为道场,所以明永乐十年(年),明成祖在武当山天柱峰下派几十万人、耗费百万巨资修筑规模宏大的宫室,历时7年,建成8座宫殿、2座道观、36座庵堂、72座岩庙,以供其传教和修炼。明英宗天顺三年(年),英宗皇帝加封他为“通微显化真人”;明嘉靖四十二年(年),明世宗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明天启三年(年),明熹宗加封为“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

张三丰对道教和中华武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张三丰著述了大量文章,深入浅出地向世人讲解了许多原本深奥的道教经典。张三丰采用歌词的体裁、通俗的文字,把玄奥的修炼理论化为脍炙人口的曲词《无根树》。此外,他将道教医学和内丹养生结合起来研究,从而奠定了道教炼心、修道、治病的基本原则。

  张三丰创立了武当绝技内家拳,为中华武学作出了巨大贡献。内家拳和少林拳是中华武术的两大门类之一,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传说张三丰在“邋遢崖”看见一只鸟与一条蛇打架,每当鸟上下飞击长蛇时,蛇就蜿蜒轻身,摇着闪避,不曾被击中。相持时久,鸟已精疲力竭,无可奈何地飞走了,长蛇也自由自在地钻进了草丛。张三丰由鸟蛇斗得到启发:以柔可以克刚,以静可以制动。于是,模仿长蛇的动作创造出了内家拳。他创立的内家拳技,诸如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纯阳拳、混元拳、玄武棍等的命名和路数都是从道教经书中演绎引申而来的。内家拳博大精深,派别林立,但都奉张三丰为祖师,拳技也有着共同性的特征,即注重内功,阴阳变化,动作沉稳,姿势含蓄,劲力浑厚,神意悠然,讲求意、气、力的协调统一,体现在具体的应敌对抗中则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张三丰还对道教修道场所进行园林建设,确立以环境修心的练功法则,对明朝以后的道教建筑文化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他曾先后三次到著名的道教圣地崂山修道,在崂山移栽树木花卉,株植于太清宫三官殿的耐冬山茶,至今犹存。它高近7米,合围近1.8米,专家估算树龄约余年。

  张三丰知识渊博,除诗文外,还擅长书画,精通剑术,练就轻功,行走如飞,无论冬夏,只着一件道袍、一件蓑衣,是一位奇人。

  

阜蒙县塔营子镇张三丰仙居

在张三丰诞生多年以后,在他的家乡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人们为他建造了仙居。张三丰仙居占地面积多亩,大殿、侧殿、钟楼、鼓楼,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特别令阜新人欣慰的是,武当太极文化在张三丰故里阜新也得到弘扬,阜新市太极拳运动开展得越来越广泛,运动水平逐年提高,在校园内教练太极拳的有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省蒙古族师范学校、五龙小学等十几所大中小学校,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教练和一大批太极新秀,并在省内、国内竞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阜新青年武术家王敬峰成为武当三丰自然派第25代传人。3年1月,王敬峰在张三丰家乡阜新市成功策划举办了阜新首届张三丰全国武当武术精英邀请赛。7年3月,辽宁省武术协会武当拳法研究会成立,王敬峰任会长。年11月,在武当山国际武术健康大会上,王敬峰被世界著名武术家评审委员会和世界文化科学研究院授予“世界武林百杰、武当三丰自然派代表人”荣誉称号。

王敬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