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惠民活动 http://m.39.net/news/a_5778270.html 周日版·学习篇 良知爱心相结合“融合教育”吐芬芳 让特殊孩子“一个也不少”地融入主流教育。让“融合教育”吐芬芳。特殊教育事业,说到底是良知和爱心相结合的事业。 在市特殊教育学校,就有一支充满爱心的特教师资队伍。这支队伍,他们的责任担当、爱心奉献、执着坚守,成就的是享受融合教育的特殊孩子们。“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孩子们带来自信、快乐。”在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陈东看来,在对待特殊孩子的时候,更显推门者的使命和责任。 市特殊教育学校对于特殊教育的探索和发展也在业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几年来,不仅有国内的代表团来参访学习,外国文教专家代表团也是接踵而至,与此同时学校还获得了各种社会赞誉和相关教育部门及残联的肯定与鼓励。 这种成绩的取得是与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机遇息息相关的。特殊教育是针对残疾人的教育,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特殊教育纳入党的重大决策议程,并置于“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领域范畴,提出“关心特殊教育”。历经十八大“支持特殊教育”,再到十九大“办好特殊教育”,特殊教育下移为以残疾人民生为主的性质定位。在十九大及今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中,特殊教育又被诠释为“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增进残疾人家庭福祉、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重要举措”。 “总结我市特殊教育以及当下融合教育的做法,实际是一个极有深远意义的加法算式。”陈东介绍说,这个加法算式,即“政策之力+课程之力+文化之力+管理之力+科研之力+爱心之力”。 政策之力,紧密贴合特殊教育相关政策,通过制度确保融合教育的规范性,与各部门合作形成合力,制定协同发展战略,实现为特殊教育发展全方位保驾护航;课程之力,根据学生的特殊需求,在扎实做好基本课程落实的基础上,大力建设适合的、个性的课程和创新课程实施方式,凸显因地因人施教的理性哲思和创新光辉;文化之力,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文化彰显着办学者对特殊教育的无限热爱、对教育质量的不懈追求,除了文化布置,更有在这样的氛围中的各种文体活动、教学活动、谈心交流等,流淌着文化的意蕴,使融合教育充满人情味;管理之力,通过加强教学管理、完善学业管理、加强资源中心管理、创新工作绩效考核,使接受融合教育的孩子得到了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这些孩子也在日常教学中感受到来自学校和班级的温暖;科研之力,市特殊教育学校走出一条普特融合的科研之路,让特教教师和普教教师结对,形成专业共同体,共同提高专业素养,胜任多元角色,双方密切合作,共同发展,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爱心之力,对特殊学生常怀爱心、倾力奉献是对这个领域内每一个人的特殊要求,是他们的付出和行动,让我市的融合教育显出柔美的人性之光,也得到了来自社会和家长的认可。 特殊学生小卢,随班就读五年级,是一名重度脑瘫儿童。近期,他患上了季节性哮喘,不能正常到校学习,只能在家中休息。市特殊教育学校了解情况后,立即部署“送教上门”工作,为小卢提供“一对一”的送教上门服务。 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小黄,患有听力残疾。年入学,因听力障碍,他的语文、数学等主要学科学习落后。在市特殊教育学校老师的努力沟通下,小黄克服了心理障碍,目前课堂表现改善,语数成绩都达到了中游偏上,且与同学相处融洽。 在如皋,这个加法算式还在延伸。这个算式造就了我市特殊教育事业的成功,也让享受融合教育的孩子们“一个也不少”地得到实实在在的成长,他们收获了自信、快乐,也感受到了来自这个社会和世界的善意。(王俊)扫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