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5-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专业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第七章 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

  本章所占分值12分

第一节 处方概述

  一、处方的格式

  前记---已经印制在处方中的那些内容;

  正文---医生针对病人进行的记录;

  后记---各种签名或盖章。

  二、处方术语

  1.炮制类---酒蒸大黄、蜜炙麻黄、炒山药;

  2.修治类---远志去心、山茱萸去核、乌蛇去头和鳞;

  3.产地类---怀山药、田三七、东阿胶、杭白芍、广藿香、江枳壳;

  4.品质类---明天麻、子黄芩、左牡蛎、左秦艽、金毛狗脊、鹅枳实、马蹄决明、九孔石决明;

  5.采时、新陈类---绵茵陈、陈香橼、陈佛手、陈皮、嫩桂枝、鲜芦根、鲜茅根、霜桑叶;

  6.颜色、气味类---紫丹参、香白芷、苦杏仁。

  处方旁注: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打碎、冲服、煎汤代水。

第二节 中药饮片处方的药品名称

  一、中药饮片的正名、别名

  正名的依据:《中国药典》一部、部颁《药品标准》、部颁《炮制规范》。

  每年必考别名

  丁香---公~

  儿茶---孩~

  木瓜---宣~

  牛膝---怀~

  乌药---台~

  苍术---茅~

  牡蛎---左~

  青蒿---嫩~

  松节---油~

  秦艽---左~

  蛤壳---海~

  赭石---代~

  僵蚕---白~

  功劳叶---十大~

  肉桂---紫油~

  升麻---绿~周~

  白芍---杭~~药

  白芷---杭~香~

  防己---粉~汉~

  羌活---川~西~

  泽泻---建~福~

  茵陈---绵~~蒿

  独活---川~香~

  桔梗---苦~白~玉~

  柴胡---北~南~软~

  当归---秦~云~川~

  桑叶---霜~冬~

  蒺藜---刺~白~

  橘叶---南~青~

  姜炭---炮姜炭干姜炭

  土鳖虫---地鳖虫地鳖蟅虫

  山豆根---广豆根南豆根

  山药---怀~淮~淮山

  王不留行---王不留留行子

  五味子---辽~北~五梅子

  易考药名

  白果---银杏

  肉苁蓉---淡大芸

  千金子---续随子

  杜仲---木绵

  辛夷---木笔花

  细辛---小辛

  青果---橄榄

  牵牛子---黑白丑

  茺蔚子---益母草子坤草子

  佩兰---省头草醒头草

  香附---莎草根

  前胡---岩风

  首乌藤---夜交藤

  莱菔子---萝卜子

  海螵蛸---乌贼骨

  蛇蜕---龙衣

  藜芦---山葱鹿葱

  淫羊藿---仙灵脾

  穿山甲---鲮鲤

  重楼---七叶一枝花蚤休草河车

  三七---田~参~旱~田七滇七金不换

  山茱萸---山萸肉杭山萸枣皮

  马钱子---番木鳖马前马前子

  槟榔---海南子玉果大腹子

  易混药名

  北沙参:辽~、东~、莱阳~辽东莱阳北(杯)

  南沙参:泡~、空~、白~、白参南(难)泡(抛)空白参(身)

  天冬:天门冬、明门冬

  百部:野天门冬与天冬区别开

  艾叶:炙草、冰台与甘草的炮制品炙甘草区别开

  甘草:粉甘草、皮草、国老

  龙眼肉:益智与益智仁区别开

  大血藤:红藤、血藤、活血藤与鸡血藤区别开

  茜草:地血、活血丹、血见愁

  重楼:七叶一枝花、蚤休、草河车

  拳参:紫参与紫丹参区别开

  丹参:紫丹参、赤参

  木蝴蝶:云故纸、白故纸白云木

  补骨脂:破故纸补破

  蒺藜:刺~、白~

  沙苑子:沙苑蒺藜、潼蒺藜

  西红花:藏红花、番红花

  红花:草红花、红蓝花

  瓜蒌:药瓜

  二、并开药名

  二蒺藜、潼白蒺藜---刺蒺藜、沙苑子

  腹皮子---大腹皮、生槟榔

  焦三仙---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

  焦四仙---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焦槟榔

  龙牡---煅龙骨、煅牡蛎

  全紫苏---紫苏子、梗、叶

  二地丁---蒲公英、紫花地丁

  三、处方应付(每年必考)

  清炒品:果实类、种子类

  麸炒品:术、蚕、壳

  炮制品:毒性较大的、远志、吴茱萸、厚朴、何首乌

  煅制品:各种石

  醋炙品:延胡索

  烫制品:烫三甲(穿山甲、鳖甲、龟甲)

  炭制品:干漆炮姜炭、蒲黄榆(遇)侧柏

  蜜炙品:蜜怕兜铃(枇杷叶、马兜铃)

  盐炙品:补骨脂、益智仁(补益)

第三节 中药的用药禁忌

  一、配伍禁忌(每年必考)

  二、妊娠禁忌

  三、饮食禁忌

  四、证候禁忌

  十八反:

  ▲半蒌贝蔹及攻乌

  乌头(川乌、附子、草乌)

  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及;

  ▲藻戟芫遂俱战草

  甘草反海藻、京大戟、芫花、甘遂;

  ▲诸参辛芍叛藜芦

  藜芦

  反诸参(人参、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

  细辛、芍药(赤芍、白芍)

  十九畏:9组19味相反药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硫黄畏朴硝(包括芒硝、玄明粉)

  ▲水银莫与砒霜见

  水银畏砒霜

  ▲狼毒最怕密陀僧

  狼毒畏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巴豆(包括巴豆霜)畏牵牛子(包括黑丑、白丑)

  ▲丁香莫与郁金见

  丁香(包括母丁香)畏郁金

  ▲牙硝难合荆三棱

  芒硝(包括玄明粉)畏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

  川乌(包括附子)、草乌畏犀角

  ▲人参最怕五灵脂

  人参畏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官桂畏石脂

  二、妊娠禁忌

  ▲妊娠禁忌包括妊娠禁忌用药和慎用药。

  ▲妊娠禁用药-剧毒或性能峻猛的中药-绝对不能使用。

  ▲共计42种。

  ▲妊娠慎用药:活血祛瘀、破气行滞、攻下通便、辛热及滑利类。

  妊娠禁用药

  雄羊青草饿八川 雄黄、洋金花、轻粉、(制)草乌、莪术、巴豆、川乌

  马兜草子急急盯 马兜铃、黑种草子、京大戟、红大戟、丁公藤

  土鳖上路扮大脚 土鳖虫、商陆、斑蝥、大皂角

  天仙随父至公社 天仙子、甘遂、附子、水蛭、蜈蚣、麝香

  雪莲造霜喂千牛 天山雪莲、猪牙皂、巴豆霜、阿魏、牵牛子

  三员千金马前闹 三棱、芫花、千金子、马钱子、马钱子粉、闹羊花

  千金子双天仙疼 千金子霜、天仙藤

  两头红鹰杀邪气 两头尖、红粉、罂粟壳、朱砂、全蝎、干漆

  巴豆(霜)、千金子(霜)、马钱子(粉)、天仙子(藤)京、红大戟、大皂角、猪牙皂

  妊娠慎用药

  人工牛黄、三七、大黄、川牛膝、制川乌、小驳骨、飞扬草、王不留行、天花粉、天南星、制天南星、天然冰片(右旋龙脑)、木鳖子、牛黄、牛膝、片姜黄、艾片(左旋龙脑)、白附子、玄明粉、芒硝、西红花、肉桂、华山参、冰片(合成龙脑)、红花、芦荟、苏木、牡丹皮、体外培育牛黄、皂矾、苦楝皮、郁李仁、虎杖、金铁锁、乳香、卷柏、草乌叶、枳壳、枳实、禹州漏芦、禹余粮、急性子、穿山甲、桂枝、桃仁、凌霄花、益母草、通、黄蜀葵花、常山、硫黄、番泻叶、蒲黄、漏芦、赭石、瞿麦、蟾酥。

第四节 中药的用法用量

  一、汤剂的用法用量(内服)

  1.服药温度---温而不凉时服用,热病冷服,寒病热服

  2.服药次数---2次,重病、急病可隔4小时服药一次

  3.服药时间

  饭后服:一般药、健胃药、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

  饭前服:滋补药

  空腹服:驱虫药、泻下药

  睡前服:安眠药

  发作前1~2小时服用:抗疟药

  4.每次煎出量---~毫升

  二、中成药的用法用量

  (一)中成药的内服用法

  内服药引

  黄酒---活络丹、醒消丸、跌打丸、七厘散

  姜汤---藿香正气、附子理中

  淡盐水---六味地黄、大补阴丸

  焦三仙汤---至宝锭

  鲜芦根汤---银翘解毒

  清茶---川芎茶调

  米汤---四神丸、更衣丸

  (二)中成药的外用方法

  1.调敷患处:液体辅料-白酒、醋、香油、茶水

  2.涂患处

  3.贴患处

  4.撒布患处

  5.吹布患处

  (三)特殊剂型中成药的正确使用

  ▲滴丸:用于病情急重者、在保存中不宜受热,剂量不能过大,可以含于舌下

  ▲软膏剂:皮肤溃烂、破损、渗出不宜用;不宜涂敷于口腔、眼结膜;有不适反应立即停药。

  ▲滴眼剂

  ▲栓剂:栓剂软时可放冰水或冰箱中冷却

  阴道栓:仰卧位,20分钟,1-2小时不排尿,入睡前给药,月经期停用。

  直肠栓:侧卧位,15分钟,1-2小时不排便,塞进肛门3cm。

  (四)中药注射剂的正确使用

  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

  1.适应证不适宜

  2.用法用量不合理

  3.药物配伍不合理

  4.输注速度不合理

  5.忽视患者因素,使用不当

  三、毒麻中药的使用

  毒性药

  不可内服:红粉、白降丹、雪上一支蒿

  内服慎用:雄黄、轻粉、生川乌、生草乌、斑蝥、生白附子、生藤黄

  青光眼、心动过速者禁用:洋金花、天仙子

  外感及痰热咳喘、高血压禁用:洋金花

  忌食生冷、豆类及牛羊肉:雪上一支蒿

  毒麻中药的剂量

  剂量:

  千分之一级:砒石---0.g~0.g

  百分之一级:蟾酥---0.~0.03g

  青娘虫、斑蝥---0.03~0.06g

  雄黄---0.05~0.1g

  天仙子---0.06~0.6g

  雪上一枝蒿---0.06~0.12g

  十分之一级:

  生马钱子、生藤黄、洋金花---0.3~0.6g,

  轻粉---0.1~0.2g红娘虫---0.1~0.3g

  生甘遂---0.5~1.5g 闹羊花---0.6~1.5g

  克量级:

  生千金子---1~2g生白附子---3~6g

  生半夏、生天南星---3~9g 生附子---3~15g

  ▲麻醉药品---罂粟壳

  1.用量一般3~6g,不宜常服

  2.孕妇、儿童禁用,运动员慎用

  3.处方保存三年备查

  4.不准生用,严禁单味零售

  5.凭医生处方使用

  6.禁止在中药材市场销售罂粟壳

  7.研制含罂粟壳的新品种,需要SFDA的批准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