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8-3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一张打印纸两面用的细节、乡镇组团外出招商的做法、一棵古树成景区的创意……1月2日,本报记者深入我省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发轫地阜新市彰武县,在大德镇和冯家镇实地感受新政带来的新气象。

人人都是身兼数职的多面手

  “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党的十九大为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明确了方向,提出了路径。从今年1月1日起,阜新市全面推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   彰武县财政局副局长罗井吉介绍说,这项改革的要点是“分灶吃饭”。过去县与乡镇采取财政收入总额分成的方法,县里拿大头,乡镇拿小头,不过县里保乡镇工作人员工资。现在县里将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六大税种全部下划至乡镇,相应地,人员工资、运转经费、民生支出等也由乡镇自行负担。“分灶吃饭”让乡镇获得自主权的同时,也倒逼其在开源节流上做文章,目标是激活乡镇活力,改善民生福祉。   大德镇党委书记段文刚这阵子吃不好睡不香,“上老大火了”。大德镇是个“穷镇”,家底薄、税源少,过去背靠县级财政大树好乘凉,现在必须自己“打食儿”吃,自求平衡。当家才知柴米贵,段文刚和镇党政班子一班人琢磨来琢磨去,想到四个字:开源节流。清退9名临时工,空出来的岗位由镇政府工作人员兼任:农科站站员李艳宇兼统计办主任、文化站站员董国儒兼电工、计生办干部李艳伟兼扶贫办主任、计生办主任温艳宁兼办事大厅主任……人人成为身兼数职的多面手。   大德镇降低了食堂伙食标准,由6元/人降至4元/人。缺油少肉的简单餐食并没有让大伙儿牢骚满腹,相反激发出大家干事创业的激情来。段文刚说:“我们连续开了几次会,和大家掰开了、揉碎了,唠明白了。改革短时间内有阵痛,大家要勒紧裤腰带过紧日子。从长远看将极大激发乡镇经济活力,大德镇将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大德镇把招商引资作为培育税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在开源上下足功夫。大德镇硅砂资源丰富、品质上乘,段文刚手握这张好牌,最近一直在外面招商,马不停蹄地跑了山东、山西、河北和江苏四省,紧紧抓住京津冀产业转移和辽宁江苏对口合作良机,引进数个大项目。大德镇在原有两户硅砂企业基础上,今年将新增3户覆膜砂和铸造企业。从简单的硅砂开采到生产覆膜砂,从硅砂到铸造,大德镇通过引进项目,悄然间实现了产业升级,壮大了税源。

富裕镇开源节流不含糊

冯家镇硅砂、光伏、风电和木材产业发达,是全县有名的“富裕镇”。原以为冯家镇党委书记许东能轻松一些,可是许东却说:“元旦假期我一天没休。在保运转、保民生上还有不少缺口,着急呀!”   尽管日子相对宽裕,冯家镇在开源节流上一点不含糊。冯家镇武装部长宋超令告诉记者,镇里将原本属于各个办公室的15台小型打印机一律封存,在电子阅览室成立专门的打印区。打印区管理员吕海芹说:“镇里规定,不需要存档的文件或材料,如签到簿、发言草稿、临时统计表格等,都要两面打印。原来一天最多用掉8包纸,现在连半包都用不了。一年下来,能节省好几万元。”薄薄的打印纸,让冯家镇咂摸出节约的大门道儿。   为了减少人员开支,在年最后一个工作日,冯家镇辞退了两名食堂服务员,还调低了厨师孙超的工资,这样一年能节省3.6万元。   年12月到山东招商,5天拜访7家企业,与两家企业达成意向协议。这份招商成绩单让冯家镇副镇长黄祖亮备受鼓舞,打算近期再跑一趟河北和山东。许东最近也没少往外跑,每次拜访十几家客商。经过全镇上下不懈努力,几个投资过亿的大项目今年年初落户冯家镇,许东悬着的心才算落地。   许东说,满足于过自给自足的小日子是不行的,要通过招商引资不断壮大乡镇经济实力,这样才能有财力在基础设施建设、村屯环境整治、医疗卫生等民生方面加大投入,提升全乡百姓的生活质量,提升大家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实践中摸索出好经验

  “喜看天边明曙色,攻坚兄弟已出征。”段文刚用此诗记述了前几天赴山东招商的心情。为了节省经费,提高成功率,段文刚和章古台镇、双庙镇负责人组团去山东,结果成功招来一个大项目。这个项目并没有落户到哪个镇,而是选择了基础设施条件更好的辽宁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   据罗井吉介绍,阜新市县乡财政体制改革设置了异地招商项目税收分享机制,乡镇招的项目即使落到工业园区,一样能获得丰厚的税收分成,从顶层设计层面充分调动起乡镇积极性。县乡财政体制改革设置了“退坡”制度,适度增加对大德镇这样的困难乡镇的财力补助,扶上马送一程,确保困难乡镇在一定时间内的正常运转。段文刚说:“‘退坡’给我们创造了宝贵时间,我们要变压力为动力,在培育和壮大乡镇经济上下足功夫。”   大德镇境内有一棵树龄上千年的元宝枫,就此,段文刚和大家商量出元宝枫产业发展规划,在四年内打造公顷元宝枫基地,建成辽西地区最大的枫林景区; 开发元宝枫保健茶、保健枕和籽油;引进神经酸深加工企业,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的出发点是充分调动和激发乡镇经济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不断壮大县域经济;落脚点是改善民生,增进百姓福祉。阜新市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刚刚起步,就显露出许多新气象,创造出不少好经验。随着这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必将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一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

评论:基层探索是沸腾的实验室

开源和节流,成为新年伊始记者深入基层采访感受最深的两个词。   以做大乡镇经济“蛋糕”、壮大县域经济、提升民生品质为目标的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是把“双刃剑”,在给乡镇自主权的同时,也形成倒逼机制:无论是经济发展较快且财力有盈余的乡镇,还是经济发展滞后、“包袱”沉重的乡镇,既要量入为出,又要千方百计广开财源。于是,记者在彰武县大德镇和冯家镇见到了不常见的场景:镇党委书记和人大主席在合并后的办公室里坐对面桌;打印区备有“二手纸”,一般性文件一律两面用;食堂里只剩下厨师一个人,忙得连额头上的汗都顾不上擦。   这种新气象的背后是党员干部的新作为。像在自家过日子那样,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同时,千方百计找“来钱道”,在招商引资方面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斩获颇丰。尤其是乡镇组团招商新模式,既节省成本又务实高效。   这次采访地点虽然只有两个镇,却仍能窥一斑而知全豹,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的激活效应已经显现:乡镇当家做主的积极性全面提升、乡镇经济的活力因子正在集聚、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高涨。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在加大监督和核查力度,确保财务公开透明,确保乡镇财政收入惠及民生福祉,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基层探索是沸腾的实验室,群众创新是不竭的能量场。为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探路,阜新正在集聚活力,激发热情。

来源:辽宁日报(记者侯悦林年旭春)

更多推荐:

从“三沟经验”到“三沟精神”

《辽宁日报》刊发:一张表格展现阜新干部扎实作风

国家网信办公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广播连续剧《好大一棵樟子松》日前在北京召开广播剧专家听评会

市委宣传部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最好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费用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