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枝梅》 作者:张国梁 朗读者:单勇 我的书房的一角,摆着一个花瓶,瓶中插着的是一束干枝梅。不过,这一束,已不是我亲手采来的那一束。那一束干枝梅,在我心中生长着,其形其景,其香其气,早已融入我生命的底蕴之中了。 克什克腾草原上的七月,绿草如茵,鲜花如垠。放眼望去,那轻风吹拂着的草树与花海如绿色的彩锦光艳夺目。天空就像幻灯片,在流动的云朵的导演下,一会把一方方圆圆的光影投注在花海上,一会又把一块块薄薄的轻纱抖落在草场中。无边的光影,真的叫人沉醉了。飘香的奶茶、炒米、手把肉,浓烈的“套马杆”酒,已抵不过这光与影的诱惑、色与香的迷幻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我忘情地唱起这美妙的歌,扑入草原的怀抱。 忽然,在无边的光影中,有一种花深深地吸引了我。粉白透红,清雅肃穆,再看根茎,细细的、直直的向上伸展,顶起一团团地花冠。这根茎上是没有叶的,拔起一颗,只在根部有些许的须条,扎进浅浅的沙土层中。我惊呆了:“这叫啥花呀,这么有生命力?”随行的人们告诉我:“这叫干枝梅”。我顿生喜爱,忘情地折了起来。我是不想连根毁掉它的。“离离草上草,一岁一枯荣”。我想,这野花与野草一样,只要有了根系,来年还会茁壮成长起来的。于是,我由拔一闪念变成了折。“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嘛! 不一会,已经折了一大把了。看到我拿着大把的花,草原上的人们凑过来,一边嗅着一边说:“这花耐干旱,怎么抖动都不脱落。年北京召开亚运会的时候,专门到草原上采集这种花。牧民们采集一斤卖八元钱,可北京的商人们回去把它分成束,一束就卖8元钱。这一斤干枝梅不知要分成多少束呢?可真是让他们发了财呀!” 我为这花儿能在京城里崭露头脚,特别是能在亚运会那样盛大的场面展现尊容而欣喜着。回到家,我把这束花插在了一个柳条编成的花瓶里,放在客厅里的冰箱上。 这花真是出奇。一晃三年了,茎一点也没有枯干,那可是一点水也没浸过的;花团也不枯萎。梅花样的锦团已经像纸花样皱褶,可就是不打卷,仍然做盛开状;颜色也一点不褪,连花蕊中的须芯也那么顽强挺拔着。我的心为之动容,时常凝视着这束干枝梅出神。特别是当我情绪低落的时候,看到它,心中便有一股不屈不挠的力量涌起。 三年之后,举家迁往市内。搬家的时候,或许因为它的分量太轻太轻了,任凭我小心翼翼,也没能避免这束花摔在地上,花瓣转瞬像琼珠碎玉洒落一地。望着这残破不堪的情形,我虽心疼、遗憾,却不忍心再保留它。 又是一个仲夏,同事们再次去了克什克腾草原踏访,带回来一大捆干枝梅。返城的车一进院,我抢上前去捋出一束,置于我案头的花瓶里。再度凝视,我又找回了那一瞬的感觉。 我确信,在所有的梅中,干枝梅最美、最香,也最富生命力。 作者简介: 张国梁(蓝歌) 现供职于税务机关。中国诗歌学会、散文学会、报告文学学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阜新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诗歌学会会长。自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诗歌、散文(随笔)、报告文学、长篇小说、文学评论等27部,发表各类文学作品余篇,累计近万字。曾先后荣获中国散文学会一等奖、《文艺报》优秀作家奖、中国作家世纪论坛金奖、辽宁传记文学奖、辽宁作家协会诗歌征文奖、阜新市人民政府文艺创作“红玛瑙”金奖等多种奖项。 朗读者: 单勇(风云)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资深媒体人。文化部中华文化促进会专业朗读委员会常务理事、全民悦读全国阅读会联盟副秘书长、阜新市朗诵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阜新阅读会主席、全国省市多项朗诵比赛专业评委。曾获全国第四届齐越朗诵节优胜奖(十强)、阜新市首届朗诵大赛一等奖等,多篇作品在央广新闻中国之声等国家级媒体发表。 书香阜新·为你读书 “书香阜新?为你读书”阜新全民阅读公益活动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文联、市朗诵协会、全民悦读阜新阅读会协办。活动立足“阜新朗诵名家诵读阜新名作”,打造市民阅读体验新平台,开辟新媒体与市民互动渠道,倡导全民阅读,推动书香阜新建设。作品通过“阜新宣传”“阜新微报”“V观阜新”“魅力蒙古贞”“彰武宣传”“海州宣传”“太平宣传”“新邱宣传”“清河门宣传”9家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