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由中国社科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与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共同对外发布中国首个《政府采购透明度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中,报告选取了中国93家地市级政府,对其政府采购透明度予以评估,结果显示柳州位居前三位。 什么是“政府采购”?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此次评估包含了哪些内容? 此次评估分析了3家中央级政府集中采购机构,31家省级政府、93家地市级政府的财政部门与集中采购机构,对他们公开政府采购的批量集中采购模式、协议供货采购模式、投诉处理及违规处罚结果信息,进行透明度考察和评比。 此次评估时间跨度为年1月25日至年3月5日。通过各评估对象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平台获取相关数据,以网站上发布相关项目信息的情况作为评估各自政府采购透明度的依据。为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项目组年4月至8月又对所有评估对象的评估结果进行了详细复查,并保留了所有的网站页面截屏和链接记录。 评估结果显示: 中央级政府集中采购机构中公开情况较好的为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省级政府中排名居前的依次是:四川省、上海市、湖南省、天津市、湖北省、贵州省、广东省、黑龙江省、山东省、江西省。 在地市级政府中排名居前的依次是:广东省广州市、湖南省长沙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四川省成都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天津市红桥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海市浦东新区、浙江省舟山市、福建省厦门市。 信息公开情况仍不理想,存在较多问题 总的来说,中国政府采购信息公开情况仍不理想。主要表现为:地市级政府公开情况不佳。其中,陕西省铜川市、榆林市、吉林省吉林市、白山市、辽宁省阜新市、海南省儋州市、安徽省池州市、江西鹰潭市、宁夏银川市以及西藏拉萨市、日喀则市和林芝市等12个地级市,在政府采购信息透明度各项指标考核中全部为零分,在93家地市级政府成绩排比中垫底。 《报告》还披露,信息发布渠道不统一致公众查询难。部分地方政府存在多个平台发布政府采购信息,不仅增加了信息发布的工作量,也容易出现信息发布渠道不统一、公众难查询等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公众获取全面的信息,也造成行政资源的浪费。 此外,协议供货模式的信息公开情况也不理想。在三家中央级政府集中采购机构的透明度调查中,全国人大机关采购中心的协议供货透明度指标考核中得零分,排名垫底。 投诉处理信息公开情况成短板。评估发现,中央国家机关采购中心、中共中央直属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全国人大机关采购中心都未公开该信息。
对于当前政府采购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主任、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首席专家田禾研究员认为,其中重要的对策之一就是,“大力提升政府采购透明度,这需要不断提升我们各级行政机关对政府采购信息公开的认识,规范政府采购工作机制,完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建立考核问责机制,并加强社会评议与监督问责力度。” 微评柳州报道编辑:林馨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 购房补贴由一万变成两万啦,非本地户口也可享受 点击图片阅读 除了螺蛳粉,这6个国家“地标特产”也是柳州的象征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