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垃圾成堆的煤泥河变成如今干净利落的红色党建阵地,除了有硬件设施的改善,也有职工群众的自觉维护。”3月9日,阜新市海州区平西街道城西社区书记兼工会主席吴艳红边说边带记者来到了让她自豪的这片阵地。 一个旧火车头拉开了“红色记忆”的序幕。走进以“平安亭”为载体的红色引领主题广场,一件件社区党建、工建等大事记映入记者眼帘。穿过广场,来到记忆矿山主题画廊,一幅幅反映矿工生产生活的手绘画生动地展现着平西地区的发展史。画廊对面的居民楼体侧面,错落有致地粘贴着“缝纫机、黑白电视”等老物件,展示着过往的生活记忆。 平西地区因煤矿聚集居民而形成社区,随之也产生了特有的矿工精神和矿山文化。然而,随着煤矿资源的枯竭和城市转型,留下的是漆黑的煤泥河、垃圾成堆的脏乱差环境。为了弘扬矿工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给矿工及子女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平西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党建带工建”作用,发动职工群众逐步清理垃圾场,建立围墙,打造社区文化墙,建立党性教育红色阵地。 教育基地建成后,街道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工会创新”工作模式,成立了职工宣讲小分队,向职工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及工会组织的各项服务工作。“我们利用基地‘让记忆开口说话’、饭后红影院等载体开展学习、组织活动,从老矿工文化中汲取营养,引导职工爱岗敬业、建功立业,效果不错。”平西街道党工委书记、总工会主席王冰说。 红色党建阵地的建设,促使平西居民思想提升产生了质的飞跃。在城西社区,大家不仅主动维护环境,还自发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社区居民有大事小情,志愿者服务队都冲锋在前。 社区居民尽享“职工之家”的温馨服务。 城西社区党委和社区工会分别获得阜新市五星级党组织及阜新市模范职工小家荣誉称号。 稿件来源:学习强国 编辑:陶慧 审核:张玲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