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5-1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安全 http://pf.39.net/bdfyy/

辽宁屈氏庄园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8年前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固本镇刚成立时,用大麻袋装杂粮,连商标都没有。如今在专家团队帮助下,开发出代餐粉等功能性健康食品,销售火爆,今年一季度销售额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

  阜新佳信合花生制品有限公司继去年首次将本地花生卖到西班牙后,今年再度发力,频频占领海外市场。

  在这两家本土企业借助阜新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东风迅速成长壮大的同时,鲁花、伊利、双汇、六合、小东北等大型企业也纷纷扩产扩能。近日,记者深入城乡各地,亲身感受阜新市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的一个个实例。

龙头企业纷纷增资扩产

  5月4日,阜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里的阜新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厂区一派繁忙景象:一期工厂内工人们在忙着生产花生油,二期5栋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工人在忙着安装调试设备。公司总经理徐志武说,二期投产后,阜新将成为鲁花集团在东北地区最大的食用油加工基地。

  徐志武的一席话勾勒出阜新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轮廓。转型之初,阜新就把目光投向农产品加工业,如今,农产品加工业已走出襁褓,迈出矫健的步伐。年农产品深加工业实现产值.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40%,位列四大优势产业之首。

  徐志武说,阜新产花生不含黄曲霉素,在全国首屈一指。正因如此,年4月鲁花集团在此安家后,凭借优质原材料、先进的加工工艺,销售收入连年增长,年突破13亿元。基于此,鲁花集团决定继续扩大在阜投资,上马年产12万吨浓香花生油二期项目。今年初,《阜新市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三年行动计划(-年)》发布后,浓香花生油二期项目建设骤然加速。徐志武说:“园区为我们量身定制了审批流程图,这让我们的工期大大缩短,预计6月就将投产。”

  在辽宁聚宝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期成品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安装缝纫机、干洗机和烘干机。董事长宋明远告诉记者,公司主要产品远销海外,工人们常被订单撵得加班加点,扩产能迫在眉睫。宋明远说:“政府了解到扩厂需求后,委派专人和我们联络,指导办理各种手续,为现有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坚强保障。

  鲁花、聚宝源分别是油料加工、畜产品加工领域的领军型企业,阜新市通过“保姆式”服务帮助龙头企业做大做优做强,以此带动、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在全市逐步形成畜产品加工业产业链条、油料加工产业链条、果蔬深加工产业链条、粮食精深加工产业链条。

全产业链发展态势初显

  今年,阜新市以“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为主线,将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产业重塑、优势再创”、深入推进突破辽西北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招。阜新市农产品步入从卖原料到卖产品、卖服务、卖品牌之路,三产融合的生动实践遍布城乡。

  在阜新康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箱箱“园康龙”牌蒜香花生整装待发。康龙的主要产品是花生类休闲食品。依托阜新产优质花生,公司年销售收入已近亿元,是阜新知名的食品生产企业。公司董事长张颜玲说,随着产品销量增加,公司对原料的需求量更大,近年来,在阜新主要花生产地建立了公顷的基地。今年春耕,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务欢池镇西村村民刘玉华把家里的1公顷地全种上了花生。刘玉华说,过去农民不愿种花生、杂粮等,原因是种植规模小、产量少、不好卖。“现在不同了,有了花生加工企业,村里就有收购点,价格也有保障,我们当然愿意种花生。”

  阜新花生种植面积居全国地级市第二位,如何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品牌优势,是摆在政府、企业面前一道必须破解的难题。在素有“花生第一镇”美誉的阜新县老河土镇,超过八成的耕地种的是花生。因为原材料丰富,该镇孕育出7家大型花生加工型企业。一产对二产的牵动效应显著,同时二产带动三产,“接二连三”的趋势十分明显,初现全产业链条发展态势。

  阜新市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不断推进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其中辽宁阜新皮革产业开发区成为“突破辽西北”战略5个重点产业集群之一,阜新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基地、彰武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基地、阜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阜新县老河土花生产业园初具规模,新邱区农产品加工园、沈彰新城农产品及食品加工区、太平区功能食品产业园区正在加快规划和建设。

以“五化”为目标培育更多领军企业

  在阜新县化石戈镇宏建米业有限公司车间内,传送带上的谷子快速进仓,经筛选、碾米等过程,一颗颗金黄的米粒经塑封后被装到精美的包装盒中。

  宏建米业成立于年,经过十余年发展,目前公司有小米、高粱、大黄米、玉米糁子、荞麦精粉、豆类六大品系20余种产品。“驼谷”牌系列产品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获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副总经理刘宝华说:“借助于绿色食品这一金字招牌,我们从最初的卖‘原粮’,发展到卖产品再到卖品牌阶段。事实证明,走特色化增强产品魅力,走品牌化打出名声,让企业受益匪浅。”

  阜新市农委负责人表示,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打开市场的敲门砖。阜新市现有省级以上名牌产品23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三品”认证产品个,地理标志产品4个。阜新市按照“调思路、优结构、补短板”思路,加大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引导领军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农民有效对接,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辐射带动农户的能力。这位负责人表示:“以品牌化、规模化、集群化、基地化、市场化‘五化’为目标,培育更多‘领军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这是开发具有阜新地域特色农产品的必由之路。”

  依靠科技做大做强,凭借品牌做精做优,借助三产融合打造全产业链,将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这是阜新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成功经验。按照规划,到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精深加工率由年的45%提升到70%,经过三年努力奋斗将阜新打造成为辽西、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乃至东北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产业核心区。

来源:辽宁日报(记者侯悦林年旭春)

更多推荐:

从“三沟经验”到“三沟精神”

《辽宁日报》刊发:一张表格展现阜新干部扎实作风

国家网信办公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广播连续剧《好大一棵樟子松》日前在北京召开广播剧专家听评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